2010年10月25日 星期一

LifeMBA:沒有競爭的生意最好作?First Mover or Fast Follower ?



今天只是分享一下個人的心得想法。
在自己比較年輕的時候,總覺得創業最好是找到一個「沒有人做」的生意來作,心裡認為這樣才能賺到最多的錢。基於這個理由,個人曾經很想代理國外的導管式棉條。(不清楚導管式棉條是什麼東西的朋友們請自行蒐尋「小棉條兒的部落格」,有非常豐富的資訊)


理由一:有需求
廣大的台灣女性朋友們,至少有一半面對生理期的困擾,有了棉條,晚上睡覺時終於可以不用被迫在「冒著血染褲子的風險」和「穿著與包大人沒兩樣的41公分衛生棉」兩者之間擇一,從此人生由黑白變彩色,在我認識的人當中,很少沒有「一試成主顧」的。


理由二:代替品缺點多
衛生棉容易外漏,既靠不住又好不自在
非導管式棉條放的時候很痛 


奇怪了,這麼好用的東西,台灣居然沒有賣!於是只好每次趁出國時補貨,或請出國的親朋好友代買。





凡妮莎的棉條之路
想歸想,在我還沒有真的去做之前,長期在部落格分享棉條知識的台灣棉條教主/教母/女王:凡妮莎,自創的導管式棉條品牌已經在今年六月上市。但從這件事的一連串發展,也讓我以往關於「競爭」這件事的看法有了轉變。


大約兩年前,凡妮莎就在部落格及某些媒體宣布即將引進國外知名品牌的導管式棉條,但並未宣布是哪個牌子。不料,上市時間一延再延,延到了兩年後發現,怎麼變成自創品牌了?


────────────
關於這件事為何會如此演變,個人的猜測如下:


教育市場是很昂貴的
雖然顧客使用過棉條後的回購率很高,但這畢竟是一項侵入性產品,對於民風較為保守的台灣市場,還需要很多的推廣與教育。之前LifeBMA在這篇:「我的產品不會被終結掉吧?」介紹過技術採用生命週期,創新的產品若不能跨過死亡之谷,是無法成功的。這或許可以推論出台灣之前沒有其他導管式棉條的原因:嘗試過的廠商都跨不過死亡之谷,或是沒有廠商願意嘗試。我認為較大的原因是後者,理由如下。


教育成功後的果實是無法獨享的
如果說,先行者利用極大資源將消費者教育完成,成功地引出了大量的需求之後可以獨佔這些利益,那或許還有人願意嘗試。但在這個例子中,先行者冒著失敗的風險披荊斬棘、流血流汗,若成功開發出廣大的新市場,後面的跟隨者卻可以馬上進入,坐享其成。


所以我其實是替凡妮莎擔心的,若她當初是代理國外知名品牌還好一點,在市場進入戰國時代後能夠保有一定的品牌優勢,但現在是自創品牌,難以保證國外品牌不會在日後看到有利可圖時,馬上跳進來分一杯羹,甚至利用其強大的品牌優勢與企業資源席捲市場。或許,國外品牌原本是有意給凡妮莎代理的,但評估後認為:與其先進入市場,或許當後進者或更有利。


畢竟,在這樣的情況下,先行者能有多少優勢?我懷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