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28日 星期一

用數字作決策的極限

經理人在管理中很需要數字,因為當能夠將想衡量的事物化成數字時,比較能夠有管理的具體方向與目標,將事物量化也較能看出差異、進而比較優劣,以作為決策的參考。





舉例而言,公司對業務設定每月的績效目標,公司可藉著達成百分比、以及各業務的實際業績絕對值,來評量該業務的表現,例如本月達成105%,表示該業務表現令人滿意,若是達成70%以下,可能要檢查一下該業務是不是出了什麼問題。再舉個例子來說,公司可以參考銷售額的變化,來了解新推出促銷案的效果,藉此決定促銷的期間應該拉多長,或是下次應進行怎樣的調整。

但是,運用數字管理千萬不能走火入魔,筆者本身實際遇過的案例,就因為太過奉行「量化」管理,而無法在第一時間正視問題,使得麻煩越滾越大的情況:



案例:

A公司導入了一個B2B的新系統,做為與供應商之間進出貨與對帳之用。新系統上線後服務人員免不了要花很多時間介紹使用方法。這時候服務人員發現,部分廠商強烈反應新系統的某樣功能需要修改,不過這些廠商只佔了一小部分(大約10%的比例)。A公司考量修改功能勢必增加工作量,且10%的比例不算高,因此在評估後認為廠商的反應僅屬對新系統的不熟悉,經過一段時間適應之後問題應該就會解決。

但後來的發展卻顯示,該系統的確有明顯的缺陷,其他90%的廠商只是因為沒有思考太多未來各種不同狀況的需求,所以沒有在第一時間反應,而因為忽略了一開始10%廠商的反應,使得後來必須花更多時間,才能把已經混亂的狀況都整理清楚。



在2011年3月中文版的哈佛商業評論中,就探討了這個問題,專欄作者羅傑‧馬丁(Roger L. Martin)認為,很多重要的元素是無法化成數字來評量的,例如信任、設計、情緒…等等。而有些元素,就算可以化成數字,不經思考就直接用來評量也是不恰當的。



馬丁認為,不能靠數字評量的時候,可以靠解釋來讓人了解,無法量化的部分,要靠質性的分析。就如在上述的案例中,雖然反應需要修改系統功能的廠商只有10%,但若仔細詢問為何認為需要修改,再進一步詢問其他90%的廠商,就會發現其他90%廠商也多數認同這樣的看法。



光參考數字來做決策其實是簡單的,但未來成功的策略家,需要更多的溝通能力、感同身受的能力、將模糊的見解轉化為解決方案的能力,這些是更困難、更需要培養、但也是更重要的能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