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5日 星期四

台灣品牌-文化與品味的調和:誠品書店

其實應該稱為誠品商場,誠品於台北車站站前地下街的商場於昨天(5/4)開幕,這也是誠品繼台北信義旗艦店、台中勤美誠品綠園道之後的又一最新力作,如果你曾經到過誠品的各家分店,相信你一定會同意,誠品,不只是間書店。





實體書店的經營一直都很困難,除了要面對來自網路書店如博客來的低價挑戰,更受到近來行動裝置的興起,實體書逐漸電子化的趨勢影響,在美國,電子書的銷售量已經超越了實體書籍(http://www.publishers.org/press/30),似乎實體書店產業已經幾乎與夕陽產業畫上了等號,去年政大書城結束台北師大店的營業之後,也隨之轉進投資學思行網路書店,早已有網路通路的金石堂,在網路銷售逐漸超越實體銷售之後,也在昨天(5/4)推出了新形態的通路,金石堂文具店,開始不賣實體書。

在一片哀嚎聲中,能夠屹立不搖的,是近年來轉型成功的誠品書店,從1989年創立,直到2004年才開始有所獲利,一開始誠品書店以豐富多元的書籍、優雅舒適的閱覽空間為特色,但也無法避免來自網路書店的競爭,越來越多的"free-reader'在實體書店看了書之後上網路書店訂購,因此,誠品除了推出網路書店之外,更開始嘗試複合式的經營方式。

嘗試複合式的經營並非只有經營模式的改變而已,如果只是一味的擴展販售產品種類、招募商場進駐商家,那與一般的百貨通路其實差異不大。誠品精確地抓住既有品牌的形象與價值,從文化、創意、人文藝術、品味與生活的概念出發,發展誠品商場,對消費者而言,誠品已經不只是一個賣書看書的書店,品牌背後代表的態度與認同,才是消費者前往通路的重要因素。

出版業與實體書店的改變與演進一直都教給我們相當重要的課題,在面對一次又一次遊戲規則改寫的生態之中,有的業者選擇跟進新浪潮,有的業者選擇堅持既有的道路,也有業者選擇改變原本的經營範疇,從誠品的例子看來,改變幾乎是必然的,但在改變的過程中能否延續自我、延續品牌,將是爭取消費者認同的重要關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