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3年4月6日 星期六

新兵學?

圖片來源



這篇文章是筆者在新兵訓練中心頓悟的管理學,新兵訓練中心,顧名思義是一個民轉兵的訓練中心。可想而知場面一定非常的混亂,這混亂分兩個層面,一個是動作面,大家都不知道怎麼做、要做什麼?另一個是心理面,時間緊湊的連洗澡都要三兩人擠一間浴室,壓力很大,如果沒有適當的方法,將會被時間追著跑,時間將永遠不夠用。

我在宜蘭金六結接受新兵訓練,當中的一些經驗,回想起來,也算是一種管理哲學吧,因此想跟大家分享。

本篇文章主要想分享三件事,分別是1.明確的分工與合作、2.建立或改善標準作業流程、3.找尋節奏。

每次用餐後,班長要各班自己安排人選來洗碗,起初大家都大眼瞪小眼,一些看起來比較弱小的或心地比較好的就自願承攬了(還好筆者同班同學都非常好相處)。當兵時間非常寶貴,因為時間緊湊,上課時間很長,連班長都累的打瞌睡,可以想見一到休息時間大家都很快就睡著。

為了避免不知所措的因應洗碗工作,我主動跟同學說:我們十二個人,四個人一組,輪到的那組,就洗整天。沒輪到的同學,晚上幫忙掛蚊帳、拿衣物等。就這樣,我們成為效率最高的團隊,我們這一班沒有人遲疑誰要洗碗,也沒有人會擔心沒有時間,因為晚上回到寢室,同學已經幫忙處理好。因此我在新兵訓練學習到的第一件事也覺得最棒的事情就是,一定要明確的分工,除此之外,一定要互相幫助!

第二件事情是改善與建立標準作業流程,這流程也是在用餐環節體認的。用餐後,鐵盤上會有廚餘,因為盤子面積很大,原本大家用餐後必須等大家都用完餐才能夠輪流端起鐵盤清理廚餘,且因為面積很大,因此同一時間只能有一個人處理廚餘,否則鐵盤會互相碰撞,且很容易把廚餘倒出來。我請同袍一旦自己用完餐,就用衛生紙將鐵盤上的廚餘倒在自己的鐵碗中。如此一來,不用等大家都吃完才能清理廚餘,除此之外,還可以同時多個人一起清理自己的廚餘,且倒起來因為鐵碗面積很小,因此到廚餘時不會倒出來,還有一個很大的好處就是,此舉使得鐵盤相對乾淨的多,清潔起來方便許多,同時改善了清洗工作度問題。

最後一件事情我覺得這是一種哲學觀,就是觀察、建立一種節奏感

我觀察到一件事情,就是當大家在做A的時候,只要不違規,我就不做A,或者先做B再做A。舉例來說,輪到我洗碗的時候,中午洗完碗後在進入寢室前,我會去打電話,因為那時候絕大多數的人已經進入寢室休息了。或者在用完晚餐之後,我會先洗澡。掌握節奏感,事實上能夠多出更多的自己時間。

不久前有一個朋友,是我在政大演講時台下的學生,他跑來問我,他有兩個Offer,一個是傳產要派駐到柬埔寨,他應徵財務部門儲備幹部,對方說除了財務還可以學習三邊貿易、….。另一個Offer是台灣上市公司的銀行儲備幹部,兩邊薪水差不多,問我會怎麼選擇。

我會選擇傳產那份工作,一來,可以擁有派駐國外工作的經驗,二來,工作內容比較多元,可以學習更多的技能,未來的道路更寬廣。第三,不管未來要走貿易,還是走財務,有了實戰工作經驗,比較起來,好比是一個去當過法國傭兵,擁有拆除炸彈、伊拉克作戰、等經驗,一個在台灣陸軍官校讀書,假設你替某國招募一個少尉,你會選哪個?

我相信他的同學絕大多數都是選擇去上市公司擔任儲備幹部,公司名字光鮮亮麗、環境優雅,但是我敢說,兩三年之後,一定會有差異。因為當你進入一個有既定的時程、職業發展制度的時候,你的變化將依照這間公司的制度走。反之,如果你在叢林中,你學習到的是求生技能、創造機會的方法,這些不是制度會教你的事情的時候,積累兩三年後你覺得你的未來會不會有所差異呢?

2013年3月25日 星期一

南非血鑽石,台灣血房子

圖片來源


血鑽石一詞源自於一個美國記者Greg Cambell在獅子山共和國為背景下,描寫著在該國血腥的內戰與該國產鑽石其實是有關係的,就是因為鑽石被炒作的水漲船高,使得該國因為利益因素不斷透過戰爭來爭奪礦脈。

說台灣的房子是血腥堆積出來的一點也不為過,只是我們不是因為砲彈流血而失去下一代,而是因為沒有房子來照顧生養下一代。人家是砲彈無眼,我們是政府無能。而一樣都讓國家失去了下一代

台灣的房子,被政府無能與建商炒作下,光是木柵在十年之間房價成長100%

以最直接的例子來說,我家十年前買的價格,購買時將近700萬到現在樓下賣出的成交價1,400萬。還好買現在的房子不久後,我爸媽在哥哥的薪水支持下,另外又貸款700多萬在永和買一間900多萬房子。換句話說,他們兩個公務人員工作辛苦了一輩子(一人高考,一人約僱),養了兩個孩子,如果他們現在要買房子,至少得貸款500萬?換句話說,現在的房價,即使是出生在50年代的父母,一樣無法負擔。

很多出生在80年代以後的青年人,他們受到22K的影響、受到通貨膨脹的因素,薪水不增還算幸運,因為通貨膨脹,即使省吃儉用仍入不敷出。我們的政府,只會鼓勵生孩子,卻不曉得生孩子前,真正的問題是民眾買不起房子,孩子住哪裡?時值30歲的我們,身邊不乏準備成家立業的同學、朋友,幾乎所有人的問題是,房子都買不起,生什麼孩子?